产品用研

2019年3月的一些问题

1、每个人都想在移动端超级App上实现:社区化+电商化。 社区的设想是:有一群人,有共同的兴趣,提供某种激励,就能促使这些人产生互动交流,从而提升频次,增长留存。 2、
产品用研 03-27    

2019年1月的一些问题

1、什么是社交压力? 2、市面上现在有哪些解决社交压力的方法?真的解决了吗? 3、怎么定义熟人?跨时空的以前的熟人算不算熟人(人设更改) 4、西瓜视频应该走YouTube还是Netflix的路? 5、中国的ins到底是谁?中国还有机会出snap吗? 6、新出的三个社交产品,谁最有机会?为什么? 7、19年中旬,经济会复苏吗?为什么这么判断? 8、如果你是黄峥,你会现在进军物流行业吗? 9、网大网综跟传统综艺,电影的发行差别大吗?
产品用研 01-18    

生态产品价值观

年幼无知时,看到过一句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平台,一流企业做标准。这些年不管是做O2O,还是做内容,觉得平台之上,应该是一个更为宏观的东西:生态。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原因有二: 第一,互联网以强大的连接能力,连接了各种关键节点(连接人与信息,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热点等),这种强大的连接是充满魔力的,但是连接的出发点是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连接是随机且混乱的。一个生态系统,想要生生不息的运转,就必须拥有连接的整合与分配能力,如何分配,参考依据是什么? 第二是,一个生态内,很多时候往往裁判与运动员的身份在企业是并存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平衡利益固然关键,但是必须有一些坚守本心的东西,何为善,...
产品用研 10-31    

内容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

背景 简单说,就是在做内容推荐的时候,内容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但是内容质量又是一个比较"虚"的主观的东西。 不能说一个菜谱就一定比一篇论文质量低,在这种评价里,是没有标准的。 但是我们的的确确存在一些内容比较的方法,比如语句通顺,语法正确,没有错别字等等。 简单的整理一些,可以客观用来比较内容质量的标准与方法。   具体说明 一个内容,不管其主题,立意如何,需要通过文本,图片,视频表达出来,表达的结构形式中,必然有一定的逻辑条理。 特征 表现 字 没有错别字,尽量减少无意义的生僻字 句 句子通顺,上下连贯,语法正确,标点符号,语气准确 图 大小适中,突出重点,图片清晰可见,与主题关联密切 ...
产品用研 10-18    

如何去面试一个人?

背景 思考,如何科学的挑选出合格的候选人。 面试候选人,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中,如何对一个候选人做出合理的判断,打分,根据网上的文章跟自己的实践,简单的总结一下。 具体描述 1、招聘需求:对候选人评价模型的基础,从需求出发 2、匹配度判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3、能力之外:价值观,认知,品质,动机,产品观 4、候选人诉求: 合理的预期   先说第一点,招聘需求,一般公司的jd上都会有比较详细的对此招聘方向的技能,能力要求说明。我比较讨厌的是面试官都没有看过自己招聘方向的jd,就直接面试,有时候觉得候选人不太合适,其实是互相浪费时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对外表达的,是很关键的。 招聘jd是企...
产品用研 09-20    

衡量用户价值的方法

背景 提供服务,获取用户,留存用户,变现。如何衡量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渠道用户的价值?   具体说明 1、ARPU   每用户平均收入(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一个时间段内从每个用户...
产品用研 09-04    

读书笔记《小群效应》

1、微信上每天会建立200W-300W个群(含3人及以上的对话),其中40%的群在7天内直接死掉,只有30%的能够活过一个月。 2、群活跃的用户比例往往只有10% 3、人们组建的大部分社群,都是被浪费的,迅速消亡的。 4、由事件驱动而组建的群生命周期很短,多为3-7天。由关系驱动组建的群生命周期更长,至少有一个月。 5、事件驱动指人们为了完成某件事而共同协作。 6、用户加入一个社群的诉求: 问答求助 炫耀 寻找共鸣 分享知识跟资讯 管理跟储备潜在关系,维护关系等 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从理性到情感到文化 7、基于位置的 兴趣召回,是有限的。兴趣类社群,能够达到群的规模,必须要扩大召回,所以基于网络的社群,就是扩大召回的过程。...
产品用研 08-13    

数据统计里经常遇到的问题

背景 在平时统计数据,做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识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奇奇怪怪,各式各样,此文章简单的整理一下场景的坑   具体说明 1、幸存者偏差 例题: 二战期间,统计者发现,飞回来的飞...
产品用研 08-07    

商业化产品:广告行业相关概念整理

背景 整理一下广告行业相关概念。 具体描述 第一部分:媒体广告营收相关 1、广告行业两个营收公式(来自朱时雨文章)     Ad revenue =DAU*人均PV*广告展现率*CPM     Ad revenue = DAU*人均feed*Ad load*CPM 2、具体解释 DUA:日均用户规模 人均PV:人均的展现量 人均Feed:人均浏览信息流数量(feeds per  user) 广告展现率:该展现广告的位置,广告的展现概率 Ad load:调节广告在feed里进入的阀门,可以近似理解为广告数量占比 CPM:展现成本,或者叫千人展现成本 3、公式说明 第一个公式里:人均PV趋近于稳定,广告展现率接近100%(在页面的不同空间展现不同的广告,自己卖不掉也可以...
产品用研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