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什么是墨菲定律? 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缘于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展示的人生哲学
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
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墨菲定律”展示的爱情意义
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
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结果。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还有“祸不单行”。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
怕什么来什么,好的状态是只想技术要领,忘掉自己。
内 容
一、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二、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三、不要以为自已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
●开宗明义
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莫非哲学;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莫非准则;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开始
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
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人
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候。
●领导人
愚人居高位,正如一个人置身山顶,他会小看每个人。每个人也会小看他。
●智愚之间
有能力的──让他做。
没能力的──教他做。
做不来的──管理他。
●爱情
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你最後硬著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早到与晚到
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
你准时到,却还要等。
迟到,就是迟了。
●品质保证
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故障,等於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东西
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
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寻找失物
你丢掉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後一个地方。
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精彩
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排队
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
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
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失事报导
失事的地点越远,伤亡的人数就得越多,否则写不成一则故事。
●携伴出游
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相对论
一分钟有多长?
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西方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这样说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知道是谁发现了这个定律吗?你能相信它不是由哲学家、牧师、文学家或是科学家创造,而是一名工程师的即兴发挥吗?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 Finagle’s Law(菲纳格定律),具体内容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问,这个定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墨菲定律”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定律的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麻烦。所以,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以防万一。
又如:
炒股,你怕跌,它偏偏跌给你看;你盼涨,它偏不涨;你忍不住卖了,它也开始涨了;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四只涨得都很好。
买彩票,最容易中的号码,就是你选好了,但没有下注的号码。你丢了的那张彩票,恰恰就是你中奖的那张。如果你中奖了,彩票也没丢,那中的肯定是最小奖。
排队,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打的,不要时,满街都是“灯笼”,你有急事,等半天没有空车,好不容易来一辆,肯定拒载。
巴士站里如果很多人等车,那他们与你等的是同一路车。你时间越紧,车越不来,等到车来了,肯定不是你要坐的。如果你等不及了,狠心叫了辆的士,刚开走,你要坐的巴士就来了。
对待“墨菲定律”有两种态度:弱者把它当作回天无力的借口,而强者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
需要说明的是,墨菲定律这个看似荒诞、实则精辟的论断并非唯心的理论,它已成为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它们涵盖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爱情,工作,学习各个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就是凡事都从最坏处着想,不存侥幸心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得到了,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还有“祸不单行”。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
面对上帝的高深莫测,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我们应该透过“墨菲定律”其夸张的表现形式,感受到隐藏在它背后的某种善意,理解它的积极意义。
怕什么来什么,好的状态是:只想技术要领,忘掉自己。
哈迪-温伯格定律
哈迪-温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 Law
1908年提出,数学家哈迪(G.H. Hardy)和医生温伯格(W. Weinberg)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揭示墨菲定律(Murphy’s Law)
2007-03-06 23:02:15 来自: requiescat (重庆)
世间有许多事物都是有因可寻,但是当我们失去对起因的理解,那么结果似乎会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让人叹为观止。这如同在数学定理中,我们对已知的定理进行不断演算和推断,得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推论,当我们的推论一次次深入时,推论的源头(定理)将于此推论的联系从形式上看来越来越薄弱,以至于我们都遗忘产生该推论的最初定理,最终推论的神奇性也随之显现出来。
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摩菲定律(Murphy’s Law)是个众所周知的定律,他能够广为流传并渗透于各种领域,其中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摩菲定律与梦的预见性从某种角度有着非常的相似性,它们都是人们潜意识活动对正常意识行为的干扰,而人们对于潜意识达成作为对未知预见作用的效果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而忽略了与之相反的其它可能。在讨论摩菲定律与心理活动的相互关系之前,让我们简单回顾下摩菲定律的内容及产生背景。
摩菲定律是指”任何你觉得它可能会出错的事, 它就真的会出错!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引申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是”若缺陷有很多个可能性,则它必然会朝令情况最坏的方向发展”。这句话是在1949年间, 参与美国空军发展高速载人工具的研发工程师Edward A. Murphy, Jr.所说, 故而以此为命名。当时模拟实验已清晰要求参与者把夹用正面夹好,结果还是有参与者连续47 个夹都夹错了,故此引申出一件事可以差到尽的时候便会差到极限。
另外有一个被摩菲定律时常拿来引用的例子就是蛋糕落地的情况,如果你将端着的奶油蛋糕不当心落到干净地毯上,往往是蛋糕奶油一面与地毯相碰。这里如果我们不考虑物理原因,例如蛋糕的重心,下落高度,空气阻力等因素是否会更易导致前面的情况发生,蛋糕落地的例子是对于普遍蛋糕而非特定的蛋糕的落地情况分析,每一种蛋糕都会有不同的构造结构,因此我们更关注心理原因导致蛋糕落地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人时刻追求愿望的达成,那么在这个例子中毫无疑问,正常的人都希望蛋糕落地造成的最小破坏,损失降为最低。但是请不要忘记,这种想法只是我们意识层面所考虑到的,而一个人的潜意识被压抑的欲望,即在蛋糕落地那短暂时刻,没有被自我的力量所完全压抑,我们自然而然是心中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让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这种无意识行为有时产生的效果会比有意识行为更为精准,换言之,无意识增强了我们某种行为预测能力。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我们日常多习惯性行为就可以看出,习惯性的动作往往”失误率”更低,这大概可以归功于我们无意识的驱动力量吧。
前面我们是对于满足摩菲定律可能发生现象的讨论,接下来有个更重要的问题放在我们面前,摩菲定律真得适用于普遍现象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如果摩菲定律真能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方面,那么我们人人不就都成预言家了吗?我认为摩菲定律能被不少人认同出于两种情况更符合定律的规则,第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件可能出错的事情,我们已经有微弱意识并感知到可能存在的隐患,而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把隐患出现的可能放大,而实际行为因受无意识的影响产生反向意志的行为。第二种情况是摩菲定律多数运用于过失行为,即导致与期望不符行为的发生,这里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不希望那件事情发生吗?也许另外一种潜意识在干扰着我们的行为,当那种潜意识能量足以突破自我有意识控制,那么那些既是出乎意料(意识),又是意料之中(潜意识)事情的发生也情有可原了。
摩菲定律的预见性可以同梦的预见性有相类似的解释,而我这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谋而合 – “预言性的梦还是不曾实现的居多,只是做梦者的轻信使他更乐于忽视这一点”。我们对于许多现象的存在都加以个人主观假想,而将重点放置于假想成功的情况,而对失败或与我们意愿相背的事例都可能带有一定的抗拒性,个人偏见也就由此而产生。许多所谓的预见作用往往都是和这种个人偏见紧密相关,而预见性这个词也是人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