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九哥写了一篇文章,很多人都发出了自己感慨,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被社交网络所绑架,然后人们患上了很多现代病,比如电子产品依赖症,互联网络依赖症等等。然后我不知道怎么去反驳,他们说的都对,但是我就是不认同。
首先,说说他们提到的碎片时间,碎片时间这个概念是跟随着植物大战僵尸等小游戏来的,当人们有一阵空闲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又不能安排出来做一些比较有深度的事情的时候,大家就会将这些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排队的时候,我会和前后的人聊聊天,或者是玩一些简单的手势游戏,比如等车的时候,我会带本小说来看一会儿,记住,我说的一些都还没提及网络,也就是说之前的碎片时间都是被动行为,碎片时间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社交网络形成了碎片化时间。
紧接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发展等等这些东西,让互联网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将自己的碎片时间全部填充到互联网里,建立了自己在互联网里的形象,然后就像在新的世界的新生活,人们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快感。其实我想说的是,人们这个时候,开始将碎片时间全部集中在了互联网生活。
然后,人们对互联网产生了依赖,人们开始开始主动的利用将自己的时间碎片化,比如,平时安安静静吃饭,大家会很快吃完,然后迅速投入到工作,可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是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我现在有个习惯,因为宿舍到实验室的路很长(海棠到信远),所以我会在路上去打个电话,因为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我的时间,又能保证正常的社交联系需求,但是我经常发现,当我打完电话后,我会被电话内容影响。我安排好的计划会被打乱,有时候我只想打电话15分钟左右,但是聊着聊着就忘了时间。ok,我是想说,人们沉迷互联网生活,然后自己将自己的时间碎片化之后,这样会影响到自己本身的一些生活。
继续说,微博,人人这样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现在还好一点,之前做在西电主页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一天到晚的在线,不是电脑就是手机,然后一遍一遍的刷新人人,微博。而我大多数时候遇到有用的信息都会仔细阅读,然后总结,查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当我玩自己的人人的时候,我发现我往往都喜欢的是把文章扫一眼,然后分享,然后我认为这些信息我已经接受了,其实不然,就像很多同学上课喜欢做笔记,做完笔记之后,他以为自己掌握了老师讲的一切,他认为他摘抄到笔记本上了就是他的东西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摘抄只是记忆和归纳的一种方式。
最后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对待互联网。
首先,我们得认识,互联网只一个工具,不是生活方式。真正的生活是最原始的,是需要回归到自然的。互联网是能够更好的服务我们生活的工具,当我们被工具控制的时候,就像一个剑客被剑控制了心智。
但是,九哥,你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当你告诉我一个剑客不需要剑的时候,我认为你已经超越了张小龙之流,成为了一代宗师,你可以天马行空的去创造了,但是我看到的你还是有差距的,至少在客观条件上,你还不够,你既然是一个铸剑者,又为何弃剑而去?你被网络碎片,是因为你自己的控制能力不强,不能因为你自己控制能力不强就彻底抛弃网络,我曾经也做过和你一样的事情,我注销账号,我让别人改密码,然后不要告诉我密码,但是结果是,我的生活需要这些东西,比如我需要36kr,我需要雷锋,需要虎嗅,需要微博,需要人人。我能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真的。互联网是工具,不是生活。但是我每天都会安排晚上六点之后,离开网络,去看书,去学习。我会将网络上学到的东西在现实中实践,然后转换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在碎片化时间里,高效率利用他们。
2.事先量化自己的行为,不要被碎片化。
3.把互联网看做工具,不要被网络挟持。
希望九哥以及其他看到的人不要见笑,我说的不对的地方,多谢指正。
李坤 2012年11月15日1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