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知识(来自网易天音)

谈到音乐的要素,按照不同的来源有三大、六大、九大等等众说纷纭的说法,但在这里我们介绍对音乐创作比较重要的三个要素。

1. 旋律

「旋律」一般指音乐在横向上的发展,当乐音按照时间的进行,排列成一连串的音列,称之为旋律。「旋律」是音乐三要素中,常常被听众们熟知和记忆的要素。当我们哼起某首歌或者乐曲的曲调时,我们心中所想的一般就是旋律。

2. 节奏

「节奏」指的是音乐中的乐音在时间上的长短和强弱变化,与节拍、速度等概念关系密切。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骼。

节拍,是音乐中衡量节奏的单位,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不同的拍子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四拍子的乐曲节奏相对稳定,听者会想要跟着起舞,三拍子则会更优雅或者温柔。不同拍子结构形成的节奏感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轻重拍关系,从而决定乐曲的风格特质

3. 和声

「和声」指的是3个或3个以上音符以音高上的纵向方式结合,先形成和弦结构,继而横向行进,先后连接成为和声序列。在乐曲中,和声具有功能性和色彩性的意义,在构成分句、分乐段结构上、修饰音乐色彩的功能上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流行音乐的和声进行会有一些常用的连接,这也是为什么某些歌曲可以套用其他歌曲伴奏演唱的原由。

4. 作曲跟编曲的关系?

作曲:在当代流行音乐的语境下,作曲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旋律写作(Song writing)。人声旋律的写作,可以通过哼唱或者弹奏乐器来完成,但需要考虑到歌手的音域和演唱能力,因此每句话的长度、最高音最低音的设计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传统的作曲(Composition)定义更加丰富,是指创造音乐的行为,作品中至少会包含织体、曲式、编配、速度、节拍等因素,完整的作曲需要能演奏出来。

编曲:按照我国专业音乐领域对于词汇的运用与实践来理解,是指结合音乐制作的乐曲编配。更通俗的表达,就是给主人声(主旋律)制作伴奏。作曲者是搭出旋律的骨架,而编曲者则是在其上赋予血肉。编曲人需要熟练掌握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乐理知识,灵活运用。

作词

歌曲,是词与曲的完美配合。流行音乐中的【歌词】可以理解为与曲调互相配合并被演唱出来的词句。在没有曲调的情况下,根据词人的思想和感受,写下段落式的句子,可以称之为自由作词。在有曲调的情况下,作词人根据旋律的律动和情感表现,配合着填写固定字数的句子,称为填词。作词有以下几个要点

【口语化】

歌词是被演唱出来的“诗句”,因此词句的演唱性、口语化在实际应用中非常之重要。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重点在于浅显易懂,引起共鸣。口语化的歌词容易传播、更加符合演唱表现,让人无法听懂的歌词会大大增加传播的难度。

【韵文化】

押韵是汉语文学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在诗词曲赋等文体中应用十分广泛。诗词曲在不同的时期,押韵的要求也不甚相同。流行音乐中的歌词,一般至少会在每一句的末尾字押韵。押韵技巧的使用,能让歌词更利于演唱,同时增添音韵上的趣味。

【规律化】

宋词作为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有它固有的曲牌和曲调,这种曲牌是一种规律化的体现。但当代的流行歌曲,并没有这种特殊的规定,每一句一定要如何书写。但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依旧应该考虑到包括断句、对丈、分段等规则,清晰的段落格式可以帮助作词和曲谱达到和谐统一。

Q&A部分

Q1. 先有词还是曲?

歌词与旋律的写作顺序一般没有先后之分。拥有较强创作能力的人,甚至可以同时写出契合度非常高的词曲。但对于一部分作词人来讲,先拿到一首旋律小样,会有确定的词格和歌词的字数,配合歌曲情绪的方向也更容易创作。也有作曲人会希望先拿到文字版的歌词,他们可以在歌词中获得实时的灵感,激发旋律的诞生。

Q2. 是否一定要押韵?

流行歌词的创作在押韵部份需要讲究,但不用过于死板。通常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的最后一个辅音会相同或相似,比如iao(妖娇)跟ao(招摇)唱出来的感觉就差异不大,秦腔十三韵中会把以iao和ao结尾的字归为一类,称“遥条辙”。结构上,一首歌曲可能分成几段,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主歌歌词押同一个韵,而副歌的部份另起一个韵。在填词的时候,最好根据旋律和歌曲的发展去思考韵脚的更换,不用完全拘泥于一个韵脚。

Q3. 歌词的格式?

歌曲是有段落之分的,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每段歌词的字数。主歌通常指情绪较平稳,曲调相对平缓的段落,副歌指情绪高昂或者旋律比较核心的部分(可以理解为高潮部分)。如果是凭空创作的歌词,最好也要依照一定的规律来创作,例如四句一段,每句10个字,否则作品很容易会写成散文或是诗歌。参照现在流行歌曲的常规思路,段落的区分有种标准是:四句成为一个主歌,可以用字母A表示,A1 后面一个 A2。主歌后一般接副歌,可以用字母B表示,四句为一段副歌,可以在A2后接上 B1 和 B2,这是最标准化的一个写法。以《青花瓷》为例:

主歌A1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主歌A2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副歌B1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副歌B2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以周杰伦的《青花瓷》为例

Q4. 主题的选择?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主题也是歌曲中最主要的脉络。目前在流行歌曲领域中,最常见的主题有爱情,大概就占了8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励志及旅行等生活上的一些感触而生发的歌词。摇滚、hip-hop、民谣、国风等一些风格中会涉及更多不太生活化的主题。

Q5. 灵感来源?

写一首歌的灵感大部分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或者是外部积累的阅读量。一首动人歌曲的背后,可能是美好的儿时回忆、虐心的恋爱故事,亦或是作者心中的遥远的理想。小说、诗歌、电影或者音乐本身,都能为创作者带来非常多各式各样的灵感。同样的,天音也能提供大量不同领域的关键词,用AI技术辅助大家找到创作的灵感源泉。

级数是什么

音乐伴奏是有它自己的情绪的,如果一个音乐段落可以类比成说话的段落,那么级数就可以理解为单词和语气——不同的级数是不同的语气,它们的组合和连接就构成了一个有情绪的句子或者段落。

每个级数都有自己的情绪,但它们的激烈程度是不同的。

以下介绍最关键的三个级数:

1级是“家”的感觉,情绪最低(情绪值:2分),最稳定,是起点和终点。很多歌曲都会以1级开始,同时以1级结束。

4级是“向上”的感觉,情绪向上(情绪值:5-7分),是在发展和变化。如果1级后面接4级,会感觉从家中走出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5级是“高昂”的感觉,情绪最高(情绪值:9分),让人兴奋,但即将落下,不能久留。如果5级后面接1级,会感觉从一个高昂的山顶落回到家里,有一种舒适和安全感。

用级数写一首歌(默认用C大调)

把级数按次序排列起来,我们称之为一个“和声进行”。

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和声进行,你可能会觉得它听起来像某一首歌,其实是因为很多流行音乐的和声进行都是一样的。

a) 1-6-4-5

这个和声进行(包括它的变形)可以算是流行音乐的半壁江山了!

《像我这样的人》- 毛不易、《南方》- 达达乐队、《好久不见》- 陈奕迅。如果算上它的变形,那就不计其数了:

4-5-1-6:《泡沫》- 邓紫棋

1-5-6-4:《Let it be》- The Beatles

6-1-5-4:《Hello》- Adele

6-4-1-5:《夜空中最亮的星》- 逃跑计划

b) 45-36-25-1

这个和声进行在副歌段落中用得非常多。

《夏天的风》- 温岚、《修炼爱情》- 林俊杰、《说谎》- 林宥嘉

c) 15-63-41-45(卡农进行)

这个和声进行也十分常用。

《江南》- 林俊杰、《云烟成雨》- 房东的猫、《K歌之王》- 陈奕迅

然而上面提到的情绪值只是大致指示。例如卡农进行中,15-63-41-45其实可以看作是在1-6-4-5中增加了其他级数所形成的变体,所以情绪起伏依然和1-6-4-5类似。

不要被这些数字迷惑了视线,放轻松,现在你可以尝试用这里提供的和声进行拼成一首歌了!

前奏(Intro):45-36-25-1

主歌(Verse):15-63-41-45-15-63-41-45

桥段(Bridge):6-5-4-1-6-5-4-5

副歌(Chorus):45-36-25-1-45-36-25-1

……

级数与调

我们把级数理解为单词和语气,那么级数的连接就构成了一句话。

你可能总是会听到“这首歌是C大调,那首歌是G小调”以及“这个调太高了,我需要低一些”这样的说法,其实这个“调”指的就是一首音乐有多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同样一句话,我们可以用低沉的嗓音说出来,也可以用尖锐的嗓音说出来——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音调说出同一句话,这就是不同的调。

我们在唱一首歌的时候要先关注它是哪个调的:如果一首歌让女生唱着很舒服,那么一般来说男生唱它就会很难受,为了让男生唱着也舒服,就需要把伴奏整体降低一些。

比如:《童年》这首歌的前四个级数是1-6-4-5,对于女生来说C大调正合适,但对于男生来说就太高了,需要降到G大调才感到合适。

有了“调”,我们才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具体是什么样的,否则就只是一句写在纸上的话而已。

级数与和弦

恭喜你看到了这里,下一步你就能掌握传说中的“和弦”了!

我们在一个“调”里用级数写了一段音乐之后,每个“级数”背后就有一个具体的“和弦”和它对应了。你可以理解为:和弦让级数演奏了出来!还是《童年》这首歌:

对于女生(用C大调):级数是1-6-4-5,背后的和弦是C-Am-F-G;

对于男生(用G大调):级数依然是1-6-4-5,背后的和弦却变成了G-Em-C-D

改变一首歌的“调”会让它们的和弦都发生变化

和弦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和弦吧。

和弦就是把一些音组合在一起,让它们一起发声。我们其实只需要两个信息就可以确定一个和弦:根音(root)和类型(type)

根音(root):

根据现代音乐理论,根音只有12个,即你所看到的CDEFGAB七个字母以及它们的升降号组合,它们依次排列构成一个可以循环的序列,每个音之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

… - Bb – B - C – Db– D – Eb – E – F – Gb – G- Ab – A – Bb – B – C - …

(降D,比D要低一格,在C和D的正中间。以此类推)

了解和铉

类型(type):

根音就像一棵树的根基,确定了和弦的根音,就知道了一棵树种在哪里。但我们还需要知道这棵树长成什么样,所以除了根音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和弦的类型(type)。

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和弦类型有大三和弦(maj),小三和弦(min),大七和弦(maj7),小七和弦(m7),属七和弦(7)。

类型决定了和弦的色彩。不同的类型能产生不同的色彩:大三和弦比较明亮,小三和弦比较暗淡,大七和弦稍显忧郁,小七和弦有一丝淡淡的悲伤,属七和弦紧张不安,等等。

和弦(Chord):

让我们把根音和类型写到一起,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和弦!

比如:

根音为A,类型为小三和弦(min),就是Amin和弦,它听起来有一点点暗淡的色彩。

根音为C,类型为大三和弦(maj),就是Cmaj和弦,它听起来很明亮。

注意:大三和弦由于非常常用,所以maj类型的名称可以省略不写,Cmaj和弦又可以简化写成C和弦。

我们通过写级数得到了一些和弦,让我们更改一些和弦的类型,让它有更丰富的色彩!

比如:

1-6-4-5对应的和弦是C-Amin-F-G(提示:除了Amin为小三和弦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大三和弦),现在让我们把第二个和弦Amin改成属七和弦(7)即A7。

CmajAmFmajGmaj点击试听

CmajA7FmajGmaj点击试听

现在这些和弦变成了C-A7-F-G,听听看它和之前有多不一样!

小建议

在典型的和声进行上进行一些和弦的变化是众多流行音乐的常用做法,这样既能保证有一个好听的和声进行,又不会显得十分老套无聊。

比如:在很多情况下,4级可以被替换成2级,1级可以被替换成6级;(maj7)或加九和弦(add9)互换,小三和弦可以尝试与小七和弦(m7)或小加九和弦(madd9)互换。

产品用研 2023-11-13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