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正儿八经工作半年多,收获很多,今天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作为PM进阶的很重要的一点写出来,不管是看到的你有没有相似的感触或者经验,看看就行。如果你非要想记住点什么,就记住每段的第一句。
1.目标导向到价值导向:做主场景,不在于你上线了什么功能,而在于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百度发布一次上线通报的时候,老大说了一句话,印象很深,一次上线,重要的不在于你上线了什么功能,而是你上线的功能解决了什么问题。
第一次在百度组内做需求评审的时候,我做的很空很大,做了很繁琐,很详细但是在目前阶段对用户没有什么价值的feature,那次被老大pass了,后来改了需求。慢慢的体会到,虽然看起来人人PM是类似策划这样的性质的职位,但是正儿八经的问题是,我们更多的在解决用户的需求,所谓需求,不是功能,而更多的在于问题,痛点。所以每一次从需求池里捞需求的时候,都要想象,用户想让我做哪些需求,想让我解决哪些问题。而不是做了哪些问题,我的产品看起来KPI完成的更好。
2.Feature PM的全局意识:你不是一个人在做产品,看全局,然后再看细节
在大公司,你负责的每一块业务都不是独立的存在,看问题的时候,不能以自我为核心,必须要先看跟其他业务线的联系,多画图,理清你所负责业务的价值跟思路。等明确相关的关联性,跟别人沟通好之后,再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业务细节。不然你的产品做的再好,意义也不大。
3.主人翁意识:这个产品,只要我来做,就一定能成
这句话是我的导师说的,当时他跟我聊天的时候,我说不管产品出了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PM的问题。但是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一个产品,从UE,FE到RD,QA,永远不是专属的,他们是一种临时的可支配资源。他们手中几乎永远不会只跟着一个产品走,会有多个项目。一个产品真正的owner是PM,它的出生到成长,都是PM来驱动的。所以产品经理的要有一种信念,这个产品牛逼了,成功了,是因为,他的PM是我。
至少在百度,项目经理是只针对RD这个角色的,PM要做好其他的工作,协调各种资源,为自己的产品争取更多的资源跟人力。然后每天能盯紧项目的开发,按时上线,能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这些都很关键。
4.统计与帮助文档:不是人人都看得透人性,做好自己产品的数据
互联网所带来的是信息革命。数据是互联网世界的宝藏。
每次确认完feature,做好相关的统计需求,是一个PM的硬性要求,其实很建议面试的时候能够多一些对数据统计的考察。统计需求其实很难把握,什么才是真正反映一个产品的核心数据,真的不是想想就能想到的。有很多的专业的知识都是需要时间去学习的。
不管你的产品有多容易上手,每次上线发版,记录一下你的更新日志,写一份产品的帮助文档。从生涩的文案以及难以让人琢磨的功能描述中,你会对自己所做的产品,有更深体会。
第一条不认同。。。目标导向的目标应该是用户的目标,你写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从文中看已经成了产品的目标和价值,脱离了用户了
不影响啊,想说明的是做事情,更多的应该考虑为什么做而不是做什么。不管是面向用户还是产品。
内容是认同的,意思是第一句话,这么一对比目标导向成了上线功能为目标了,容易让人误解。
问一句,你这个.pm的域名哪里买的?godaddy上找不到
http://my.hostsir.com/
毕竟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