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如此直接的谈轻应用相关的东西。在轻应用PM组待了一阵,对轻应用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
先说说我和轻应用的溯源
早在12年6月PMstar的时候,我就跟小武哥哥说过webapp这个东西,但是当时不是轻应用的概念,说的就是webapp,更多的是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因素,是想在小型本上加强用户的产品体验,做一个基于浏览器的操作系统,后来看了chromeos才知道谷歌做了很久了,实际上,那个时候,响应式设计,webapp这些东西都没有怎么火起来。
简单了梳理了一下webapp和轻应用的区别:
1.webapp和百度轻应用在规格上,webapp比较广,而百度轻应用专注于h5应用
2百度轻应用兼容webapp中的h5应用和hybridapp
3.平台不一样:chrome网页应用也属于webapp,而轻应用只出现在移动端
百度世界大会:robin和明远的移动战略布局
百度轻应用是robin和明远在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提出来的,那个时候,百度收购91,移动端百度手机助手加上91,接着是14款用户量过亿的app,然后加上轻应用,百度在移动端的布局终于完成,剩下的,就是发展和茁壮。我恰好赶上了这个时代,13年11月,我拿到百度的校招offer,进入移动云事业部,来到轻应用appbuilder的产品组,实习的时候负责垂类模板建设。
轻应用:与其说是为了解决开发者的痛苦,还不如说是解决百度自己的痛苦
业内都知道,robin错失移动端布局的时机,导致百度在移动化平台的发展一直落后,特别是腾讯有了微信之后,号称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反观百度,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和需求不断产生,用户在移动端使用百度,得到的结果要么是PC端的站点无法有效查看,要么是百度难看的要死,体验度极差的百度转码。
既然百度靠着传统的pc平台无法有效更好的打一场狙击战,利用pc端的优势百度推出了轻应用。看看百度的轻应用布局:
siteapp:信息型网站站长工具,帮助站长们直接将传统网站移动化转变,算是高级的百度转码。这样的话,用户在pc端看到的是pc站点,而在移动端,有了百度siteapp的帮助,用户将能够很好的进行移动化的体验。这样,传统的信息型站点就能够得到百度帮助下的全网移动化。
appbuilder:功能型开发者工具,低门槛,既有拖拽式的设计布局,也有模板打字生成的h5应用。完全的html5,利用组件和模板,打造一个应用开发者,模板开发者,百度平台的完美生态圈。把运营交给用户,仅此而已。
clouda:h5开发框架,开发者工具。高端用户定制化的选择。
所以,从开发者和百度的角度来讲,百度轻应用是流量是一站式的体验,一次开发,多平台,多场景使用。对于百度来说,可以完成一个云平台的闭环。真正的平台化发展。
再来说说用户和需求。至于轻应用的特点,在描述中几乎完美。但,nativeapp不会死。nativeapp会成为超级入口,但是,不管哪个超级入口,想要平台化,内置的应用只能轻应用化,轻应用属于和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