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M首先是用户
产品经理首先得是一个用户,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厨师他从来没有吃过肉,大家觉的他可能炒出很好的荤菜吗?一样的道理,比如我是设计贴吧的,假设我贴吧都没用过我相信我肯定设计不好贴吧的产品,所以PM也一定要首先是用户。以后大家可能会去参加很多产品经理的面试,那,我觉的在那之前你一定要首先把你要面试的产品使用很多很多遍,找到不少的点、缺少的点,记录下来。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这个和第一条有点不一样,这个是当你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有时候产品经理需要有一种人格分裂的感觉,就是你设计一个产品之后你要跳出来,自己用的时候你去感觉有没有很不爽的点。站在用户角度看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真的像人格分裂一样,你把自己当成一个对产品没有任何了解的小白,你去感受能否把这个产品完好的体验下去。第二种方法更简单一点,比如我设计一个产品,我可以找一个从没有用过的人,我站在他旁边,我去看他怎么用这个东西,当他出现每一次停顿、吐槽或者感到暴躁的时候就说明这个产品在这里设计是有问题的。不要想我想怎么设计,而是去想用户需要我们怎么设计,当然这个前提就是自己首先是用户,否则你不可能明白用户的想法。我举一个例子,我们那么多国企对吧,比如10010也好、电力部门也好,它们为什么有时候企业那么差,因为他们没有站在用户角度,他们是体制内的。。。他们无法理解到当我在10010里面我办一个宽带网排队排了一整天那种暴躁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是用户,他们很爽,他们只要翘着脚在里面帮我们办业务行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里其实有一个比较典型的key(例子),比如说百度搜索,以前你搜天气预报这个东西,百度通常做法是把很多网站它们抓在一起,给你很多链接叫你选一个。后来百度做了一个改进,比如你搜天气预报,你就可以在这一页直接看到今天的天气。因为,我搜天气预报这个东西,实际上我真正想要的是了解到北京今天天气是什么样的,而不是说给我这些链接就够了,我想要的是点开链接后看到的那结果。OK,如果从这个角度讲的话,那不如直接把天气预报里下雨啊晴天之类的信息直接给我。我举个更通俗点的例子,假设一个同学找你借数码相机,我们通常会直接把相机给他了,但是这够吗?其实是不够的。你要真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或者说有一个产品的sence(意识)的人,在你借给他数码相机的时候,你会把读卡器呀、充电器什么的也会借给他。尤其是在你的相机是什么记忆棒等不是通俗的万能读卡的,你必须该把你的读卡器借给他,因为他借相机不仅仅是照相,他需要把照片拷到自己电脑上,提前你就应该有这样一个判断,这和设计功能是一样的,你需要提前把一切都设计好。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善解人意,要敏感,你要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就是很多需求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或者坐在电脑前面创作或想出来的,而是你看用户的需求。比如我们做商城的设计时我们会做很多的统计,包括很多的一些测试,你会发现用户真正想要的是A而不是B,当你发现这个的时候,你就应该顺着用户的需求把A给他。我们这边来了很多新同学,年级小,他就会想,他会提很多很多比如贴吧里面该怎么样怎么样,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这种需求并不是那种大众的,可能是一两个,或者我觉得很炫、很酷、很屌,但其实不是用户想要的。发现需求,而不是设计。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刚刚第五点,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当你在真正发现需求的时候你会发现需求真正的太多了,每个人想要的都不一样。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而大部分人是贪婪的,这是在众多的需求中间,在众多的选择中间,你要找哪个是大部分用户真正想要的。没有这个很多东西你就做不了。另外很多时候你做这个东西是0到1(无到有),但有的东西你做可能是1到2,2到3。那你一定是要做0到1的,因为这种东西本质上改变而不是量上的变化。一定要做那种绝大多数用户或者重要的需求,你列了10个需求,很可能里面的8个或者9个都不是那么重要的。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传统行业里有一句话叫“顾客就是上帝”,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很简单,提交操作就给它一个按钮,因为现在互联网发展很多年了,很多习惯他是已经形成了的,比如他知道下滑线(这里指的应该是超链接)是可点的,这时候你需要的是去迎合他而不是强迫他改变。就跟本来一个人是用左手写字的,你非要硬叫他用右手写字,说右手是主流,但那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真正的时候,比如一个用户是用右手拿手机,你需要去考虑一些他们比较合适的操作方式。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其实没有真正做设计的人不太好了解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但是前面两个点我觉得时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当我们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有很多条路,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哪条路是主干的。很简单,假设从北京到西安或者到哪,有很多条路,有水路有陆路,甚至水陆合着,但是你要知道哪个是最主要的,比如大家在公路上速度差不多,那么水陆部分就是关键点。这其实是跟产品息息相关,比如搜索,其实最关键的点就在搜索上面。TX在搜索上肯定是不如百度的,TX的关键点是人与人的沟通、及时聊天等等,但你可以看到,他们也是在不断的改进,不断的优化。他们也是利于自己的产品,需要知道自己用户的核心价值,这些就是你的关键点,你需要在你的关键点上保持不败之地。学习生活也是一样的,你有你擅长的东西,你需要在你擅长的领域保持优势。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讲一个例子,在百度有一些新同学有些地方不太好,其实我刚才也说过,带下滑线明显是一个可点的按钮,给我一个下滑线我都点不到一个网页,那这明显是不符合我预期的。再比如说一个操作的按钮,假如它是明亮的并且我移上去还有动作那一定是可点的,但如果我点了之后发现它不可点,那其实是没有给我预期的体验。因为我的预期是给我一个按钮,它就是可点的,除非你把它灰掉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现。
10.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做一些旧产品或者哪怕一些新产品市面上有类似的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先学别人。人们可能都很诟病比如TX啊抄袭别人,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你要做一个产品,你应该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或者为什么不那样做,结合自己的产品的优势也好,你去寻找你自己的亮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同学,比如一个很成熟的产品,一个注册表单,他们都是自己坐在电脑前面想,诶,应该怎么设计。其实很简单,你把各大网站,比如TX、某浪什么的,你可以找10个网站的注册表单,看一下注册页是怎么做的,结合起来其实就够了。不再需要你自己一个人坐那,在那想,在那揣摩,很多现成的东西是可以用的。
11.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其实,你会发现很多产品,实际上是非常难用的,尤其是功能比较复杂的产品,实际上是特别困难。我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游戏。 我wow(这里只听请世界~~~wow为本人根据前后语臆测)刚玩的时候,前面我都不知道怎么玩,就是上手特别慢,其实它前期的体验就不太好。就是,你一定要把用户当一个傻瓜一样的,然后你就跟他设计好,你第一步怎么做,第二部怎么做,第三步……把一些用户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你设计一个功能,它一连串有四个操作、五个操作,你就事先得想好,哪个路径下应该放什么按钮。比如走到岔路口,他往A走你就明确指示他往A走。困难你都要提前想好,这环节可能遇到什么问题,针对问题你会给他一个很好的建议帮他预先设计好。
12.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都讲无用即伤害,页面上明明我只是搜索为主的,你下面还列了很多那种门户网站的信息啊,像之前google打败yahoo的时候,google的搜索页面就是一个搜索框。搜索页面就是用来搜索的,应该给它一个最简单的页面,一个框就可以了,不要再给它其它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其实我最想和大家说的一句话是:
这些做产品的大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懂。我觉的只要脑瓜稍微聪明的人,随便在哪找些资料,都觉得像真理一样,其实没有用,这种大道理谁都懂。关键是在实践中刻苦铭心的去体验这些东西,必须得去设计些东西,然后你会收到用户的反馈,会有人骂你——“这是哪个二货设计的呀?!”或者谁“这个设计太流弊了!”你必须在这种不断的体验过程中,才会知道什么是用户体验,什么是用户想要的,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我觉的很多同学在面试之前,会去想要跟一些面试官谈一些“怎么做产品”之类的大道理,没有用。反倒不如讲一讲你自己使用或设计的那个产品哪个地方做的好,哪个地方做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