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管理学或者心理学的学生,我相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你肯定不陌生,如果你是一个痴迷产品的人,看过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那么你也一定对它有所了解。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发起者,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以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最为人熟悉,广受尊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它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虽然马斯诺需求理论已经于1982年已被推翻。但是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值得学习的经典。
先来详解一下这五层需求: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呼吸 、水食物 、 睡眠、生理平衡 、 分泌、性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 、爱情、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 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可以看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它对于以人为本的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思想来说,的确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它只适合作为简单的需求模型,如果要做理论的用户心理研究,那就得另当别论。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